DB1307∕T464-2024 马铃薯品种 京张薯3号(张家口市)

ID

AC2AE24C57F548809D9BC4B0A3AD34B1

文件大小(MB)

0.2

页数:

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21,张家口市地方标准,DB1307,DB1307/T 464—2024,马铃薯品种京张薯3 号,2024-08-12 发布2024-09-12 实施,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07/T 464—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瑞玖、马恢、籍立杰、张耀辉、任德志、肖长新、李双东、程静、李爱红、,田佳、方爱国、安倩倩、刘栋、赵冀、王莉红、田国联、辛梅,DB1307/T 464—2024,II,引言,“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4.5[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权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植物新品种权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植物新品种权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植物新品种权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持有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开区惠通街2 号,请注意除上述植物新品种权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DB1307/T 464—2024,1,马铃薯品种京张薯3 号,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品种“京张薯3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适宜区域与范围、栽培技术要点、,和安全贮藏,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品种“京张薯3号”的繁育、种植、贮运、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 50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 5009.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GB 18133 马铃薯种薯,GB/T 25872 马铃薯通风库贮藏指南,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品种来源,4.1 育种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4.2 育种方法,有性杂交系谱法,4.3 亲本特征,4.3.1 母本,母本“844”属于晚熟材料,生育期105 d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70 cm左右。茎褐色,叶,绿色。花冠白色,呈近五边形,花药橙黄色,花粉少,天然结实性中等。薯型椭圆形,表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芽眼数量少,结薯集中,块茎整齐,商品薯率高,4.3.2 父本,DB1307/T 464—2024,2,父本“Saturna”从国外引进的品种。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90 d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60 cm左右。茎绿色,茎翼呈微波状,叶绿色。花冠紫色,呈近五边形,花药橙黄色,花粉多,天然结,实性中等。薯型圆形,表皮略粗糙,淡红皮黄肉,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中等大小、整齐,4.4 选育过程,以844作母本,以Saturna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实生苗选育、选种圃、鉴定圃、品种预备比试验、,品种比较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选育,4.5 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权号:CNA20173512.2;植物新品种登记编号:GPD 马铃薯(2021)130076,5 特征特性,5.1 特征,5.1.1 植株性状,株型半直立,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弱到中,茎色绿,叶色绿。茎翼形状直形。花冠颜色白色,花冠形,状近五边形。平均株高67.4 cm,平均单株主茎数1.8 个,5.1.2 块茎性状,薯型卵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平均单株结薯数4.3 个,平均单株结薯重0.79 kg,商品薯率81.2%,5.1.3 生育期,92 d,属中晚熟品种,5.2 特性,5.2.1 品种类型,属鲜食型品种,5.2.2 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19.7%,淀粉含量14.4%,还原糖含量0.35%,蛋白质含量2.10%,维生素C含量31.6%。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分别按GB 5009.3、GB 5009.9、GB 5009.7、GB 5009.5,和GB 5009.86执行,5.2.3 块茎产量,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量2384.3 kg,比对照冀张薯8号平均增产22.4%,5.2.4 抗病性,抗PVX、PVY,中抗晚疫病,抗早疫病,6 适宜区域与范围,适宜在河北北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北方一季作区种植,DB1307/T 464—2024,3,7 栽培技术要点,7.1 选地整地,选择土质疏松、平坦、通透性好的砂壤土。播前深耕,精细整地,7.2 精选种薯,选择优质种薯。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 规定,7.3 适期播种,10 cm 深土壤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为适宜播种期,7.4 种植密度,生产种薯的合理密度为每亩5 000~5 500 株;生产商品薯的合理密度为每亩4 500~5 000 株,7.5 合理施肥,播前结合深耕耙耱,亩施N:P2O5:K2O=15:15:15 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生物有机肥80 kg 做基肥,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出苗后及时亩追施矿源黄腐酸……

……